
知覺流暢性,
是指個體在知覺上對外部信息加工難易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或體驗,它主要反映的是個體對與刺激外部形式有關屬性的初步加工,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元認知體驗。
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
簡單來說,當人們面對先前曾經處理過的刺激,再次處理時會顯得更加容易,知覺處理較為流暢。
當知覺流暢性增加時,對於刺激的喜好度會隨之提高。反之,若是來源資訊過於複雜,或是違反直覺,人們就會認為自己要花很多心力去理解這個概念,而對其興趣大減。
商業行為上的應用
舉例而言,在同一個蛋糕廣告(左右鏡射)中,人們偏好叉子放在盤子右邊的廣告,相信選擇右邊的人應該都是右撇子,當叉子擺放在右邊,能降低我們的知覺負擔,增加知覺流暢性,更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可見提升知覺流暢性就能提升產品的價值感。
反過來利用知覺不流暢的效果,你可以發現超商飲料櫃常常會有「第二件8折」的標語,而比較少見到「兩件9折」。這就是商家利用了知覺不流暢,讓消費者誤判其真正價值,而按照本能和直覺去選數字較少的「第二件8折」,但實際上並沒有差異。
總而言之,若你要提高消費者對廣告或商品的愛好,設計時應考慮消費者的直覺和習慣,做出討喜的廣告;若你想要誤導消費者作出錯誤的計算,設計價錢時則應用較複雜的方式呈現,如此一來消費者的知覺便會被影響,更容易做出錯誤的計算。
在影響消費者的各種方法中,知覺流暢性是一種較隱性的影響因素,不太會讓人感受得到。因此,當你想默默影響消費行為,不妨試試改變流暢性的方法吧,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呦!
練習時間
知覺流暢性被大量應用在商業廣告中。綠油精是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品牌,但你知道綠油精廣告也有偷偷的應用知覺流暢性嗎?
請問綠油精廣告中哪一個環節增加了人們的知覺流暢性,而提高民眾對產品的注意力及價值認知?
答案將在下一期的小知識揭曉!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acognition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cessing_fluency_theory_of_aesthetic_pleasur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