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IB Column

總是對琳瑯滿目的贈品心動嗎?

Writer's picture: 國商營 臺大國商營 臺大

Updated: Nov 3, 2018





That's Not All technique ,

又稱「不僅如此法」、「好戲在後頭法」,

意指再提供或推銷商品時,不直接跟顧客說最終的成果或者價錢,而是在顧客思考是否購買時,一步步地放出優惠或折扣,目的是增加顧客的購買機率。若是最終優惠相當誘人,那更會大大的增加成功率。



理論實驗


來看看當初社會學家Burger, J. M. (1986)對這個消費行為研究做的田野調查。


在街道上的一個烘培坊,有個顧客對蛋糕有興趣並詢問了價格並從店家這裡得到了答案。此時出現了另外一位店內員工,在兩人討論 5~10 秒鐘後,告知客人買蛋糕可以再多送兩塊餅乾,結果竟然有高達 73% 的人購買。


但如果是先組合好的小蛋糕+兩塊餅乾組合,在售價相同的情況下卻只有 40% 的人願意購買。由此可見,在行銷上善用 That's Not All technique ,竟然可以讓營業額成長三成多! 商業應用

That's not all 技巧在商業上被廣泛的運用,最貼近生活的大概就是電商的行銷策略。


跟實體店面不同的是,在逛網拍或線上商城時,在結帳時都可以很輕易的把商品從購物車刪除,選擇自己最想要的商品結帳即可。


此時,電商公司會在結帳畫面會釋出贈品或是滿額折扣的訊息,當瀏覽者看完商品價格及商品介紹後,再讓他注意到贈品訊息,讓顧客產生驚喜感,在結帳時購入更多的商品。 若是想增加顧客的興趣、增加店家的營業額,不妨考慮多多提供小贈品,或在設計網站時在結帳頁面釋出促銷訊息,藉著變動的誘因操縱消費者的行為,相信將會帶來不錯的效果。


參考資料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rger, J. M.


練習時間

回想看看小時候在夜市打彈珠,即使你沒有任何連線,阿姨還是會微笑的送你一瓶「津津蘆筍汁」想想怎麼用 That's Not All technique 解釋此種行銷策略。


| 上期解答 |


在最後一段我們提及了電子商務在從種效應上的應用,大家可以想一想在蝦皮上的賣家要如何利用從眾效應經營店家形象與行銷產品?


在電商平台上,多數商家都會特別針對細節經營賣家自身形象。


如店家會刻意經營回覆親切禮貌與否以及回覆速度,還有售後服務的服務態度與誠意,像是當買方領到瑕疵品時賣方處理誠意等等。


經營店家形象的背後原因,其實就是為了提高買家最後下的評分與評論,而網路世界中的評分與評論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排隊與口耳相傳。


國商小知識,我們下次見 ;)

11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logo.png

Copyright © 2019 IBCamp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