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錨定效應,
是指人們在做決策時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片面資訊(錨點),並在後續修正認知後迷失了最基本的標準而做出決定的行為。為認知偏差的一種。
簡單來說,
人們常常因為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而做出不利己的決策。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商人的定價策略。
商業行為上的應用
以百姓趨之若鶩的特賣會為例。
假設一件衣服原價3000,並因為特賣的原因對折至1500,人們往往心想自己賺到了1500元,卻忘了思考這件衣服自己有沒有需要、甚至是這件衣服到底值不值得1500元。
這就是錨定效應,因為商人們在一開始就將錨點定在了3000元,並將售價設定為1500,建立出一種虛偽的心理效益提供給消費者。
反之試想,若自始至終價格都保密(也就是旁觀者、未被下錨點),你是不是會好好審視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好好思考這件值得多少價格呢?
錨定效應無處不在
以活動為例。
為了籌備宿營,你沒日沒夜的練習了兩個禮拜的表演,晚上3、4點回到宿舍都是家常便飯。
營期間的夜晚,陪學弟妹排練完小隊聚後的你準備回房休息,看了一眼手機,清晨1點。
「真早!」你心裡這麼想著。
以戀愛為例。
你的情人在與妳的一次爭吵後失去理智,任何易碎的物品拿起來就往你身上砸。妳受傷了,驚恐萬分。
沒多久,他冷靜下來後抱著你大哭,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保證,絕對會改過自新。你原諒他了。
往後的日子,他就如保證的那樣,再也沒有對你拳腳相向,但他時而甜言蜜語、時而惡言辱罵,非常陰晴不定。
「不過是氣話難聽了點罷了,他什麼也沒錯啊。」你這麼告訴自己。
發現了嗎?
第一個故事的錨點是3、4點睡,第二個故事的錨點則是最初的恐怖情人行為。
因為錨點影響了你的判斷,你忘了常人該有的健康作息時間、你忘了常人不該有這些暴力行徑,當局者迷的情況就出現了。
練習時間
2017年11月,一改以往一年只推出一款iPhone的行徑,蘋果公司一次推出了 iPhone8 與 iPhoneX 兩個商品。
請問我們該怎麼以錨定效應解釋蘋果公司呢?錨點與消費者決策為?
答案將在下一期的國商小知識揭曉!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choring
Comments